这个问责制要求各级地方主要领导承担减排责任,问责就是要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
他要求,新的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不应替代《京都议定书》即将离任的执行秘书德布尔说,现在看来在坎昆迈出一大步是可能的,各方有望就一揽子可操作的措施达成协议。
在《公约》特设工作组会议上,代表77国集团和中国发言的也门代表说,77国集团和中国对特设工作组主席提出的修改后的案文草案很失望,《公约》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他要求,新的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不应替代《京都议定书》。《公约》秘书处发表新闻公报说,波恩气候谈判在朝着完成哥本哈根会议未完成任务的方向取得重要进展。各方增进了互信,并在援助资金管理结构等问题上取得进展,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主席提出的案文草案遭到与会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严厉批评。据新华社电 为期12天的2010年第二轮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近日在德国波恩结束。
非洲国家代表也指出,案文草案是不平衡的,尤其是在审议发展中国家缔约方减缓行动问题以及公平和可比性问题上。《公约》秘书处说,缔约方要求《公约》特设工作组主席在今年8月举行的波恩第三轮气候谈判中准备一个修改后的案文新版本。同样在百姓超市购物的李民夫妇除购买食品饮料外,还购买了大量的床上用品。
6月8日下午,巴城百姓超市收银员在结账时询问购物市民。张海坦言,他现在每天要送两三百个塑料袋,成本只有七八元钱,而且他用的塑料袋是一批发商骑着电动车送上门来卖的,每包100个,价格只有三四元钱。‘限塑令刚开始实行时,我们还比较重视,塑料袋一律收费,并提醒顾客尽量使用菜篮子。再说,一个塑料袋不到三分钱,怎么收?收一毛钱还不如不收。
这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大家都要重视限塑令,莫让它成为一纸空文。工商部门目前负责的是限塑使用环节的监管,但在现有法律法规下,工商部门无权强制监管,也没有法律依据对违规商户进行处罚,只能批评、教育、引导。
现在自己掏钱买,总得省一点。在这里买菜,塑料袋免费给,多要一两个也行。我推销的袋子没有超市的厚,但价格便宜。工商部门源头制止最关键市工商局一工作人员告诉巴中日报记者,工商部门多次专项检查发现,大多数超市等大型卖场执行较好
他说,目前市区有44个农贸市场,所有经营户都这么做,他们不能不管,但个体经营户一般涉案价值小,实际执法有难度。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规定,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洧水农副产品市场几乎每个摊位上,都备有各种型号的塑料袋。而自带菜篮子买菜的人微乎其微,买个蔬菜才几毛钱,再花一两毛钱买袋子,没人愿意。
正在买菜的王女士说,摊主免费提供塑料袋,自己没必要再带袋子,再说摊主提供比自己带袋子更方便,各农贸市场都这样。该负责人说,在今年年底各市场的摊位招标合同中,将载明不得无偿提供塑料包装袋的条款,同时考虑让经营户缴纳一定押金,以促进条款落实。
农贸市场成限塑死角记者走访市区洧水农副产品市场和润泰等农贸市场时看到,塑料袋仍然免费提供给顾客。他们已计划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加大对学生和年轻人的教育,引导群众树立节能减排,环保、绿色消费理念。
不少顾客下班直奔菜场买菜,一般不带袋子,给限塑也带来难度。面对违规提供塑料袋的摊贩,该负责人表示执法难度较大。该负责人表示,仅靠职能部门监督实施限塑令很难达到理想效果,整个社会需要改变生活习惯,提高环保意识。限塑执法难度较大泰州工商局市场监督管理处一位负责人说,限塑令生效以来,他们为推行限塑令做了不少工作,曾对违规使用不合格塑料袋的经营户进行过多次处罚,也多次进行专项整治,但在一些地方和行业,还存在着无偿使用塑料袋的现象,尤其城乡集贸市场、饭店、小摊贩等塑料袋的使用量较大。该市场有两三百个摊位,每年使用的袋子就有大几百万之多。该市场一位洪老板说,他家卖猪肉,平均每天大约用掉大小塑料袋100个,一个月就是3000多个,每年用3.6万个塑料袋。
限塑令已实施两年,记者近日在市区采访发现,超市塑料购物袋的使用率已大幅下降,但农贸市场成限塑死角。同时他们还将加大集贸市场的日常巡查和监管。
超市限塑初见成效记者在世纪联华超市看到,收银台排队结账的顾客中,半数以上自带购物袋,部分顾客购物稍多,就选择购买一个大号塑料袋,或无纺布袋、棉布袋。洧水农副产品市场管理办公室一位姓胡的负责人说,限塑令颁布之初,他们曾经对经营户进行广泛宣传,也曾经联系生产厂家,推广使用合格的农贸市场专用塑料袋,还要求厂家在袋子上印上有偿使用,请节约使用的宣传语,后来由于成本高,经营户不愿使用,最终不了了之。
该超市领班沈朝云说,限塑令颁布前,超市要求将生活用品和食品分开包装,平均每个顾客每次购物使用2至3个塑料袋,超市每天塑料袋的使用量高达5000至6000个,而目前平均每天使用1100至1200个,总体下降了80%左右。摊贩们表示,农贸市场免费提供袋子已成习惯,大家都这么做,他们也没办法。
另外,不少消费者限塑意识不强,不予支持,也使得限塑令在农贸市场推行难上加难。两名男子正在一个蔬菜摊位前买菜,摊主每称完一个品种,就顺手从货架上抽出一只塑料袋装上,几分钟后,两名男子购买的蔬菜就使用了10多个塑料袋。该摊主坦承,自己以前从未计算过袋子的用量,这一算,自己也感到吃惊。另外,农贸市场不同于超市,没有固定收银台统一收费,分户经营,你不免费提供,另有人提供。
一位姓陈的摊主说,他们也不想免费提供塑料袋,可又担心影响生意,向顾客收费更不现实。她说,多数顾客对限制购物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污染的政策表示理解,限塑两年来,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文峰超市一位姓吉的收银员说,超市实行有偿提供塑料购物袋以来,60%左右的顾客自备购物袋,塑料购物袋的使用量有所下降。在润泰农贸市场,不管是南北货,还是鱼、肉、蔬菜等农产品,只要顾客买东西,摊贩均免费提供塑料袋。
很少有买菜者自带购物袋的两名男子正在一个蔬菜摊位前买菜,摊主每称完一个品种,就顺手从货架上抽出一只塑料袋装上,几分钟后,两名男子购买的蔬菜就使用了10多个塑料袋。
另外,农贸市场不同于超市,没有固定收银台统一收费,分户经营,你不免费提供,另有人提供。该负责人表示,仅靠职能部门监督实施限塑令很难达到理想效果,整个社会需要改变生活习惯,提高环保意识。限塑令已实施两年,记者近日在市区采访发现,超市塑料购物袋的使用率已大幅下降,但农贸市场成限塑死角。同时他们还将加大集贸市场的日常巡查和监管。
他说,目前市区有44个农贸市场,所有经营户都这么做,他们不能不管,但个体经营户一般涉案价值小,实际执法有难度。该负责人说,在今年年底各市场的摊位招标合同中,将载明不得无偿提供塑料包装袋的条款,同时考虑让经营户缴纳一定押金,以促进条款落实。
在润泰农贸市场,不管是南北货,还是鱼、肉、蔬菜等农产品,只要顾客买东西,摊贩均免费提供塑料袋。文峰超市一位姓吉的收银员说,超市实行有偿提供塑料购物袋以来,60%左右的顾客自备购物袋,塑料购物袋的使用量有所下降。
正在买菜的王女士说,摊主免费提供塑料袋,自己没必要再带袋子,再说摊主提供比自己带袋子更方便,各农贸市场都这样。该市场一位洪老板说,他家卖猪肉,平均每天大约用掉大小塑料袋100个,一个月就是3000多个,每年用3.6万个塑料袋。
留言0